新华网天津 > 正文
2025 11/03 11:07:38来源: 今晚报

商品房屋专项维修资金“激活”不再困难 紧急情况可不走业主表决程序

2025-11-03 11:07:38    来源: 今晚报
字体:
分享到:

  “小区里的坑洼路好多年了,申请专项维修资金的进度却非常缓慢。”河东区居民周先生的无奈,道出了天津不少业主使用商品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时的相同遭遇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笔被称为房屋“养老金”的资金,在实际使用中常常遇到多重阻碍,而市住建委出台的《天津市商品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,正瞄准这些堵点发力破局,现进行公开征求意见。

  维修资金“沉睡”背后的梗阻

  据了解,周先生所居住的小区位于河东区太阳城,这个建成20多年的老旧小区,路面破损已严重影响居民出行,2022年年初业委会便启动维修资金申请,却因业主签字环节卡壳近两年。小区900多户业主,有空房无人应答的,有拒绝签字的,逐户确认困难重重。作为业委会成员,周先生也和街道在积极推进。

  “最无奈的是事不关己的心态。”从事社区工作多年的王主任举例,底楼业主拒绝为屋顶因漏水维修签字、年轻业主不愿为老年设施维修出钱的情况时有发生,让本就严格的表决规则更难落地。尽管目前本市已搭起了信息化平台支持线上表决,但传统签字模式仍在多数小区沿用,效率低下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。

  新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

  就在业主为维修资金发愁之际,市住建委发布的《征求意见稿》带来了转机。截至2025年9月底,全市共有1316个项目,申请使用专项维修资金190960.38万元,使154.91万户业主受益。为进一步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结合本市实际情况,市住建委对原有的《天津市商品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办法》进行了修订。

  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第十一条,当发生电梯故障、消防设施严重损坏危及业主住用安全的紧急情况,申请人应当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和属地街道办事处(乡镇人民政府)报告,属地街道办事处(乡镇人民政府)应当联动相关行政主管部门、社区党组织共同查勘、调处,召开街镇物业管理联席会议,研究确定维修方案并立即组织维修,可以不经过业主表决同意,履行专项维修资金申请使用程序后,直接从受益业主房屋专项维修资金个人账户中核减,这将彻底改变过去“险情等审批”的被动局面。

  同时,流程精简还体现在审批时效。《征求意见稿》规定,要件齐全的,区住建委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到项目现场对属于专项维修资金使用范围予以确认。同时,新政还调整使用划拨比例,因为在实际受理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申请中,部分维修方案存在因工程造价报价过高,经审价后动态调整决算,首期款划拨比例过高导致资金划拨超支,不利于资金使用安全及使用效率提升,故将相关条款中首期款划拨比例下调至30%。无业主委员会的,由居民委员会(村民委员会)代行业主委员会职责,填补了“无申请主体”的制度空白,解决了老旧小区维修“没人管”的难题。

  信息化手段的深化应用更值得期待,新政有望进一步拓展线上表决功能。《征求意见稿》规定,业主确认可以采用书面表决方式,也可以通过“天津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”微信服务号中的维修资金App进行线上表决,这也破解了异地业主投票难、签字耗时长的问题。

  此外,新政还增加了维修商业保险条款。鼓励物业项目使用房屋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、屋面等共用设施设备、共用部位的维修商业保险。

  便利化需同步筑牢“透明防线”

  “新政迈出了关键一步,但要让维修资金真正‘活起来’,还需兼顾效率与规范。”长期研究住房保障的专家指出,《征求意见稿》强调的工程监理、审价监督机制,以及结算情况公示要求,为资金安全加上了“双保险”,既能防范虚报冒领,也能消除业主对资金使用的疑虑。对于新政的完善方向,专家建议可进一步细化小额维修流程,参考广州“2万元以下项目事后公示”的做法,对日常小修小补简化程序。

  随着《征求意见稿》的推进落地,更多小区的商品房屋专项维修资金有望摆脱“沉睡”状态,在制度保障下真正实现“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”。(记者 李梅旭 李文博)

【责任编辑:冯娟】